中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加快建设2025年广东省绿色工厂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2025-09-09 浏览次数:


    政策背景
     
            为进一步完善广东省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绿色工厂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加快形成规范化、长效化培育机制,打造绿色制造领军力量,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及《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广东省绿色工厂梯度培育管理工作,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培育、创建、动态管理等。

    认定绿色工厂的好处有哪些?
     
    如果您是制造企业,被评为绿色工厂,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获益:
     
    1、可提高绿色示范企业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
     
    2、有助于提升企业对绿色制造的管理水平,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3、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并获得绿色工厂牌照,可作为企业环保的保护伞,享受环保免检,不限产,不限电等好处;
     
    4、可作为企业绿色集成改造升级的基础,享受后期更大的实惠;
     
    5、享受国家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省级、市级、区级资金奖励
     
    广东省补贴政策盘点
     
    1、国家级奖励
     
    广东省范围:30-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具体金额与地方配套挂钩)
     
    广州黄埔区:100万元(国家级示范名单)
     
    东莞市:最高30万元
     
    佛山市:28万元/家
     
    2、省级奖励(广东省)
     
    普惠政策:省级绿色工厂可申报技改专项资金、绿色债券等;
     
    东莞松山湖:节能降耗项目按投资额15% 补助(最高100万元);
     
    惠州:省级称号奖励15万元。
     
    3、市级激励
     
    佛山:对获评企业优先推荐省级申报,未明确现金奖励;
     
    东莞松山湖:市级清洁生产企业奖励5万元,升级省级补差额10万元。
     
    金融协同:2025年新版《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将节能降碳改造、零碳工厂等纳入优先信贷范围,企业可申请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


     
    绿色工厂认定标准是什么?
     
         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中,对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评价依据、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要求做了具体阐述。
     
         GB/T 36132-2018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规定了绿色工厂评价的指标体系及通用要求,《通则》适用于具有加工、制造、组装等实际生产过程的工厂,可作为工业行业制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或具体要求的总体要求,是我国绿色工厂领域首项国家标准。
     
         通过以上两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其中,基本要求是纳入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的必选评价要求,需满足指标体系中所有基本要求才可进行绿色工厂申报,即一票否决项,而预期性要求是绿色工厂创建的参考目标,鼓励地方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参照预期性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
         具体讲,绿色工厂评价一级指标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和绩效6大类,共细分为25项二级指标,其中,基础设施分值占比20%,管理体系和能源资源投入都为15%,产品和环境排放都为10%,绩效占比30%。
     
    其中与能源管理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及管理;
    2、能源的分类计量;
    3、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并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4、建设有能源管理中心;
    5、产品能效(单品能耗)核算及对标;
    6、碳足迹核查及改善;
    7、单位能耗产值、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等核算及对标;
    这些内容都和企业能源数字化管理相关,相应的计量和核算需要每年定期核查,如果都依赖于第三方机构“运作”,代价高而且对企业管理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推荐企业优先搭建自己的能源管理中心。

     
    那么能源管理中心如何助力申报绿色工厂
     
    1、计量器具管理:对计量器具的基本信息一级校验信息进行管理
     
    2、能源的分类计量
    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在耗能设备回路上安装计量表计,分类收集企业各个环节的能耗效据,建立实时和历史数据库,实现对电能、水、压縮空气、天然气、蒸汽等能耗情况的采集与归类,也可以与其他系统,如企业现有的MES、SCADA、BAS、DCS、ERP等进行集成,可通过ODBC、XML、OPC、FTP、AP1、Web等多种方式实现能耗数据对接与共享。
     
    3、建设能源管理中心
    建设数据存储管理中心。通过本地化部署,或建立集团“私有云”、租用“公有云”的方式,建设一套分布式、多冗余的数据存储中心,基于“互联网+大敌据"的有效利用,完成企业数据AI分析。
     
    4、能效核算及对标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平台可以评估工厂的能效水平,发现能源使用的不足之处,为工厂的能效改进提供指导;对能耗单元运行分析、统计分析、经济分析、相关性分析、告警分析多个能耗单元对比分析。
     
    5、碳足迹核查及改善:
    ①碳盘查
    内置24个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
    清晰展示碳排放总量和范围一、二、三的碳排放;
    展示企业碳排放边界、排放源及排放因子种类、排放源计量;
    展示温室气体排放量汇总、各个能源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和来源;
    可导出碳排放报告:支持wvord、pdf导出
    ②产品碳足迹
    展示各个产品不同时间段的碳排放量以及每个产品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
    展示企业各个阶段的产品碳足迹,从而协助企业进行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
    ③碳分析
    碳排放分析:展示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增长率、碳排放弹性系数等数据
    碳排放预测:展示不同预测场景下碳排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