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产品分类

Product List

智慧能碳管理系统

智慧能碳管理系统是支撑工业企业和园区提升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统。旨在可帮助企业申报绿色工厂且满足《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中十二项功能。

视频展示

产品概述 功能特点 技术参数 接线图 相关画册
一、产品概述
 
        数字化能碳管理系统平台是支撑工业企业和园区提升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统,是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工具。旨在帮助企业申报绿色工厂,满足《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中十二项功能,即能耗查询、能源消费量和强度计算、能源消费分析与用能策略推荐、能效对标、能流分析、能效平衡与优化、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供应链碳管理、碳核查支撑、碳资产管理等功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5年3月正式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工信厅节〔2025〕13号),为能碳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国家标准指导。
二、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功能

1、数据采集与监控
     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76)的要求,完善企业一级、二级、三级能源计量仪表系统,使计量器具配备率和准确度满足要求。
 

2、能源管理与分析
      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包括按时间(如日、月、季、年)、部门、设备、产品等维度进行统计和比较,了解能源消耗的规律和趋势。分析能源消耗的构成和占比,找出主要的能源消耗环节和设备,为节能工作提供重点方向。同时,通过与历史数据、行业标准或同类型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对比,评估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发现存在的差距和改进空间。
 

3、碳排放监测与分析
       根据国际或国内相关的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方法(如 IPCC指南、国家碳排放核算体系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核算,计算出企业或组织的总碳排放量以及不同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对碳排放进行分类统计,如分为能源活动碳排放、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废弃物处理碳排放等,明确各类碳排放的占比和贡献。
 

4、碳资产管理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数字化管理。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将成为常态,提高碳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同时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5、产品碳足迹
      展示企业各个产品不同时间段的碳排放量以及每个产品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通过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企业产品碳足迹,从而协助企业进行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
 

三、国产化系统架构
 
 
1、展示层:
系统支持pc端、移动端等多端进行访问使用。
 
2、负载均衡
系统使用Tengine国产组件,进行负载均衡访问,能有效应对高并发访问的场景,并支持高可用部署。
 
3、服务层
系统拥有权限控制、日志管理、单点登录、对外接口服务等基础服务能力,还提供了满足招标要求的业务服务能力。
 
4、数据层
系统使用国产缓存数据库TongRDS、国产消息中间件TongLINK/Q、国产关系型数据库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DM V8.4企业版,中间件、数据库支持高可用部署。
 
5、基础设施
操作系统使用银河麒麟服务器版操作系统V10 SP3,服务器采用国产的cpu、硬盘、内存。

能碳管理系统功能:

     系统通过采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智能传感等信息通信技术,开发能耗和碳排放数据采集、监测、核算、分析、预测、预警、决策支持等功能,为开展能源监测与分析、能效管理与优化、节能项目评价和企业碳排放管理等提供全面支撑。
 

1、数据采集与监控
     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76)的要求,完善企业一级、二级、三级能源计量仪表系统,使计量器具配备率和准确度满足要求。
 

2、能源管理与分析
      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包括按时间(如日、月、季、年)、部门、设备、产品等维度进行统计和比较,了解能源消耗的规律和趋势。分析能源消耗的构成和占比,找出主要的能源消耗环节和设备,为节能工作提供重点方向。同时,通过与历史数据、行业标准或同类型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对比,评估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发现存在的差距和改进空间。
 

3、碳排放监测与分析
       根据国际或国内相关的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方法(如 IPCC指南、国家碳排放核算体系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核算,计算出企业或组织的总碳排放量以及不同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对碳排放进行分类统计,如分为能源活动碳排放、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废弃物处理碳排放等,明确各类碳排放的占比和贡献。
 

4、碳资产管理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数字化管理。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将成为常态,提高碳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同时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5、产品碳足迹
      展示企业各个产品不同时间段的碳排放量以及每个产品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通过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企业产品碳足迹,从而协助企业进行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
 
暂无相关内容

智慧能碳管理系统接线图:
 

现场设备层

作为系统数据采集的基础层,该层主要部署符合国家计量与监测标准的各类终端设备,负责采集能源消耗、碳排放相关原始数据。设备类型包括能源计量设备、碳排放监测设备、辅助感知设备等。

 
网络通讯层
 
承担现场设备层与服务器层之间的数据传输任务,主要由通讯管理机、数据透传模块、光纤收发器、交换机、路由器等通讯类设备构成。根据现场场景灵活选择有线通讯(以太网、RS485 总线)与无线通讯(如 LoRa、NB-IoT、4G/5G),实现现场监测计量类设备及第三方系统平台的全覆盖。
 
服务器层
 
系统数据存储与核心计算的中枢,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主要由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UPS电源和各类软件程序等构成。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核心计算能力,具备高可靠性、高扩展性与高效能特性等特点。
 
能效管理应用层
 
系统面向终端用户提供能碳管理业务的核心功能层,基于服务器层处理后的数据,结合国家标准与企业管理需求,可通过监控大屏、工作站、移动终端等设备提供多样化的能碳管理应用展示和管理功能。

暂无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