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医院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要点

发布时间:2019-07-09 浏览次数:


    医院的主要能耗种类


        综合性医院日常能耗中,以电力能耗为主,主要用于照 明、空调和通风、电梯、给水等设备。其次,医院还以燃 气、重油等作为主要能源,用于供应蒸汽、热水、消毒、洗涤、厨房以及冬季供暖等。因此,医院的能耗种类复杂,设备类型众多,传统的监测手段和管理方式不足以满足实际的需求,需要建设能源管理系统打破能耗区域、能耗类型的壁垒,将能耗数据联动展现,实现大数据的整合,帮助实现能源管理的可视化、有效化、持续化。



        以某市级医院为例,在电力消耗中,制冷与供热系统用电的比例约为 50%;供热与蒸汽热水耗能量近全院耗能量的一半,且全部由锅炉与蒸汽管网提供热源,所以锅炉运行于蒸汽输送的维护与保养应为今后节能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制冷也为用能大户,制冷机组及输送系统的运行管理也应为节能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但是依靠传统手段实现运行管理的人力成本、支出成本较高,借助能源管理系统这个有效工具,可以降低人工管理的强度、提升管理的效率以及有效性。

    医院低压供配电系统特点


        医院供电的可靠性、连续性、复杂性、大负荷以及容量不断升级是大型医院供电的显著特点。

        我国国内规范规定,用电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

        两电源不应同时发生故障,每个电源均应有承担全部一级负荷的能力,对于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二级负荷须采用双回路(有条件则用双电源)供电,在最末一级配电装置自动切换,第二路电源可来自本地电力网或邻近单位供电;
        三级负荷配电和三级负荷设备的供电应尽量把配电系统设计得简洁可靠,减少配电级数,确保电源、负载布局的合理性。

        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 12.8.2 条按医疗电气设备与人体的接触状况和断电的后果,将医院电气设备工作场所分为:

        (1) 0 类医疗场所:无需与患者身体接触的电气装置工作的医疗场所;

        (2) 1 类医疗场所:需要与患者躯体外部及体内(除2类场所规定外)接触的电气装置工作的医疗场所;

        (3) 2 类医疗场所:将接触部件用于诸如心内诊疗术、 手术室以及断电将危及生命的重要治疗的医疗场所。

     

        医院的负荷等级应与医疗场所的类别相匹配。

        急诊部、监护病房、手术部、分娩室、婴儿室、血液病房的净化室、血液透析室、病理切片分析、磁共振、介入治疗用 CT 及 X 光机扫描室、血库、高压氧仓、加速器机房、治疗室及配血室的电力照明,走道照明 、手术室空调系统电源、重症呼吸道感染区的通风系统电源及与其有关的空调负荷和主要通道照明等按一级负荷供电。

        由于回路区分细,备用回路多,因此医院需要安装多功能电力仪表数量较多,施工要求也比较高,应避免系统建设过程中对医疗场所业务的影响。



        针对医院低压供配电系统的特点,医院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要打破数据孤岛的情况,还要针对关键设备、重要回路的电能质量数据进行全面监测,设置告警阈值,为运维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提供检修依据,帮助迅速判断设备故障症结所在,从而实现重要设备的平稳运行。

    相关内容:医院建设能源管理系统围绕的四个主要方面